医院职业服装管理暂行规定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09 00:59:50   浏览:9306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医院职业服装管理暂行规定

卫生部 轻工业部


医院职业服装管理暂行规定

1983年5月10日,卫生部、轻工业部

一、医院工作人员服装既是防护服装,也是职业标志服装,应当做到严肃、庄重、整洁、美观、大方、合体。既要符合消毒隔离、防止交叉感染,有利于保护病人和保护医务人员的原则,又必须标志明显,便于区别,有利工作。
二、医疗、护理、医技、行政管理和工勤人员的服装要有一定的区分,要求执行《医院职业服装暂行统一标准》。不同职别作必要的标志,以有利于岗位责任制的贯彻。
三、服装颜色以白色为主。个别工种可配以蓝色或其它浅色。
四、服装数量及质量要求:医疗、护理、医技、工勤人员,冬、夏装各二至三套,帽子三顶,口罩四个;行政管理人员,冬、夏装各两套,帽子两顶,口罩两个。各类服装均实行以旧换新、调离收回的制度。衣料选择要根据工作需要和实际条件而定,原则上冬、夏装应分别选用厚、薄不同的面料。凡需经高温消毒的服装,一律采用棉料,洗后浆烫平整。医院要配合有关部门积极慎重地做好以化纤品代替棉织品的实验研究工作,以创造条件逐步扩大化纤制品的应用。
五、各类人员服装力求做到冬季每周至少换洗一次;夏季每周至少换洗两次;特殊情况随时洗换。
六、医务人员工作时一律按规定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包括护士工作鞋)。穿着工作服装不准外出上街;不准穿回家;不准进入食堂、浴室、理发室;不准进食、吸烟;不准代替其它劳动服使用;不准敞怀和佩戴装饰品(少数民族有佩戴首饰习惯者可例外);不准留长发和长指甲(戴圆帽将发收入帽内;戴燕帽发长不得过肩)。工作时间禁止穿硬底鞋。
七、进行严格无菌、隔离操作时,按常规要求另行穿戴防护性衣、帽、口罩和鞋。
附:医院职业服装暂行统一标准
----------------------------------------------------------------------------------------------------------------------
|类别| 职 别 | 服 装 基 本 要 求 | 帽 子 |特殊标志 | 备 注 |
| | | | |(参考意见) | |
|----|----------|-----------------------------------------------------------|----------|--------------|--------------|
| | | | | 基本式样 |颜色| 身 长 |衣 扣|面料| |1.左胸前以浅 |1.后开叉 |
| |----------|--|----|-----------------------|----|----------|------|----| | 蓝色塑料制 |2.冬装开关袖 |
| | | | | 大衣式: |纯白| 不超过 |上海专| 厚 |男白双边帽| 名牌标示职 |3.正、副主任医|
| | | | | 长袖,双排扣 | |膝下5公分 | 用扣 | | | 务和姓名 | 师双排扣敞 |
| | | | 冬 |-----------------------|----|----------|------|----|女白贺帽 |2.或在服装上 | 袖口或开关 |
| | |男| | 大衣式: | ″ | ″ | ″ | 厚 | | 制配标志 | 袖 |
| | | | | 长袖,单排扣 | | | | | | |4.男医师(士)夏|
| | | |----|-----------------------|----|----------|------|----| | | 季短袖上装可|
| |正、副主任| | 夏 | 大衣式: | ″ | ″ | ″ | 薄 | | | 根据各地传统|
| | | | | 短袖,单排扣 | | | | | | | 式样自行选定|
| | |--|----|-----------------------|----|----------|------|----| | | |
| | 医 师 | | | 大衣式: | ″ | ″ | ″ | 厚 | | | |
| 医 | | | | 长袖,双排扣 | | | | | | | |
| | | | 冬 |-----------------------|----|----------|------|----| | | |
| | |女| | 大衣式: | ″ | ″ | ″ | 厚 | | | |
| 疗 | | | | 长袖,单排扣 | | | | | | | |
| | | |----|-----------------------|----|----------|------|----| | | |
| | | | 夏 | 大衣式: | ″ | ″ | ″ | 薄 | | | |
| 人 | | | | 短袖,单排扣 | | | | | | | |
| |----------|--|----|-----------------------|----|----------|------|----| | | |
| | | | 冬 | 大衣式: | ″ | ″ | ″ | 厚 | | | |
| 员 | | | | 长袖,单排扣 | | | | | | | |
----------------------------------------------------------------------------------------------------------------------
----------------------------------------------------------------------------------------------------------------------
| | |男| | 大衣式: | ″ | ″ | ″ | 薄 | | | |
| | | | | 短袖,单排扣 | | | | | | | |
| | | | 夏 |-----------------------|----|----------|------|----| | | |
| | 医师(士)| | | 短袖上装:装饰 | ″ | ″ | ″ | 薄 | | | |
| | | | | 腰带、后开叉 | | | | | | | |
| | |--|----|-----------------------|----|----------|------|----| | | |
| | | | 冬 | 大衣式: | ″ | ″ | ″ | 厚 | | | |
| | | | | 长袖,单排扣 | | | | | | | |
| | |女|----|-----------------------|----|----------|------|----| | | |
| | | | 夏 | 大衣式: | ″ | ″ | ″ | 薄 | | | |
| | | | | 短袖,单排扣 | | | | | | | |
| |----------|--|----|--------------------------------------------------------------|--------------| |
| | 实习生 |男| 冬 | 同 医 师 服 | 左上口袋镶 | |
| | |女| 夏 | | 蓝边 | |
----------------------------------------------------------------------------------------------------------------------
(续)
----------------------------------------------------------------------------------------------------------------------
|类别| 职 别 | 服 装 基 本 要 求 | 帽 子 | 特殊标志 | 备 注 |
| | | | | (参考意见) | |
|----|----------|-----------------------------------------------------------|----------|--------------|--------------|
| | | | | 基本式样 |颜色| 身 长 |衣 扣|面料| 女: |1.左胸前以 |1.一律开关 |
| |----------|--|----|-----------------------|----|----------|------|----|1.白圆帽 | 豆绿色塑 | 领 |
| | | | | 连衣裙式、刀背服 | | | | |2.白燕帽 | 料制名牌 |2.裙式一律 |
| | | |冬 | 长袖,装饰腰带 |纯白| 不超过 |上海 | 厚 | | 标示职务 | 前开门 |
| | 护师以上 |女| | 加西装裤 | |膝下5公分 |专用扣| | | 和姓名 |3.冬装一律 |
| | | |----|-----------------------|----|----------|------|----|男白双边帽|2.或在服装 | 紧袖口或 |
| | 人员 | |夏 | 同上、短袖 | ″ | ″ | ″ | 簿 | | 上制配标 | 紧袖口或 |
| | | | | 无裤 | | | | | | 志 | 开关袖 |
| | |--|----|-----------------------|----|----------|------|----| | | |
| | |男|冬夏| 西服式上、下套装 | ″ | | ″ |冬厚| | | |
| | | | | 冬长袖,夏短袖 | | | |夏薄| | | |
| |----------|--|----|-----------------------|----|----------|------|----| | | |
| | | | | (一)连衣裙式 | | | | | | | |
| 护 | | | | 长袖,固定腰带 | ″ | 不超过 | ″ | 厚 | | | |
| | | | 冬 | 加西装裤 | |膝下5公分 | | | | | |
| | | | |-----------------------|----|----------|------|----| | | |
| 理 | | | | (二)西服式上、下套装长| ″ | | ″ | 厚 | | | |
| | | | | 袖 | | | | | | | |
| | 护 士 |女|----|-----------------------|----|----------|------|----| | | |
| 人 | | | | (一)连衣裙式 | ″ | 不超过 | ″ | 薄 | | | |
| | | | | 短袖,固定腰带 | |膝下5公分 | | | | | |
| | | | 夏 |-----------------------|----|----------|------|----| | | |
| 员 | | | | (二)西服式上、下套裙 | ″ | ″ | ″ | 薄 | | | |
| | | | | 短袖 | | | | | | | |
----------------------------------------------------------------------------------------------------------------------
----------------------------------------------------------------------------------------------------------------------
| | |男|冬夏| 同男护师服 | | | |
| |----------|--|----|---------------------------------------------------|----------|--------------| |
| | | | | (一)同女护士服 | | | |
| | | | |---------------------------------------------------| | | |
| | |女|冬夏|(二)蓝上衣,白套裙 |蓝、| 不超过 | ″ |冬厚| 同护士 | 左上口袋 | |
| | 实习生 | | | 冬长袖,夏短袖 | 白 |膝下5公分 | |夏薄| | 镶蓝边 | |
| | |--|----|-----------------------|----|----------|------|----| | | |
| | |男|冬夏| 同男护士服 | | | |
| |----------|--|----|---------------------------------------------------|----------|--------------| |
| | | | | (一)同护士服 | | | |
| | | | |---------------------------------------------------| | | |
| | 护理员 |女| 冬 | (二)后开门上装 | | | | | | 一律蓝色 | |
| | |男| 夏 | 冬长袖,夏短袖 |纯白| | ″ |冬厚| 白圆帽 | 衣领 | |
| | | | | 西装裤 | | | |夏薄| | | |
----------------------------------------------------------------------------------------------------------------------
(续)
----------------------------------------------------------------------------------------------------------------------
|类别| 职 别 | 服 装 基 本 要 求 | 帽 子 | 特殊标志 | 备 注 |
| | | | | (参考意见) | |
|----|----------|-----------------------------------------------------------|----------|--------------|--------------|
| | | | | 基本式样 |颜色| 身 长 |衣 扣|面料| | | |
| |正、副主任|--|----|-----------------------|----|----------|------|----|1.男白双 |1.左胸前以黄色| |
| | 技师 |男| 冬 | 同正、副主任医师服 | 边帽 | 塑料制名牌标| |
| | |女| 夏 | | | 示职务和姓名| |
| 医 |----------|--|----|---------------------------------------------------|2.女白圆 |2.或在服装上制| |
| 技 | | | |(一)同医师服 | 帽 | 配标志 | |
| 人 | |男| 冬 |---------------------------------------------------| | | |
| 员 | 技师(士) |女| 夏 |(二)西服式上、下 | | | | | | | |
| | | | | 套装 |纯白| |上海专|冬厚| | | |
| | | | | 冬长袖、夏短袖 | | | 用扣 |夏薄| | | |
| |----------|--|----|---------------------------------------------------|----------|--------------| |
| | 技术员 |男| 冬 | 同技士服 | 白圆帽 | 一律蓝色衣领 | |
| | |女| 夏 | | | | |
----------------------------------------------------------------------------------------------------------------------
----------------------------------------------------------------------------------------------------------------------
| 行 |有卫生技术|男| 冬 | 同相应技术人员服 | |1.左胸前以红色| |
| 政 | 职称人员 |女| 夏 | | | 塑料制名牌标|其它管理人员 |
| 管 |----------|--|----|---------------------------------------------------| | 示职务和姓名|1.有装饰腰带 |
| 理 | 其它管理 |男| 冬 |大衣式 | | 不超过 | 上海 |冬厚| |2.或在服装上制|2.无后开叉 |
| 人 | | | | |纯白| | | | | 配标志 |3.冬装开关袖 |
| 员 | 人员 |女| 夏 | 冬长袖,夏短袖 | |膝下5公分 |专用扣|夏薄| | | |
|----|----------|--|----|-----------------------|----|----------|------|----|----------|--------------|--------------|
| | 卫生员 |男| 冬 |白大衣,蓝裤子 |白蓝| | ″ |冬厚| | |1.冬装紧袖口 |
| | 勤杂人员 |女| 夏 | 冬长袖,夏短袖 | | | |夏薄| | |2.炊事员加套 |
| 工 |----------|--|----|-----------------------|----|----------|------|----| 白圆帽 | | 袖 |
| 勤 | 配膳员 |男| 冬 |白大衣,蓝裤子 | | | |冬厚| | | |
| 人 | 炊事员 | | | 冬长袖,夏短袖 |白蓝| | ″ |夏薄| | | |
| 员 | |女| 夏 | 加浅色围裙 | | | | | | | |
| |----------|--|----|--------------------------------------------------------------------------------------------|
| | 其它技工|男| 冬 | 原 劳 动 保 护 服 不 变 |
| | |女| 夏 | |
----------------------------------------------------------------------------------------------------------------------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四川省广告宣传精神文明规范标准

四川省委宣传部


四川省广告宣传精神文明规范标准
四川省委宣传部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三条“广告应当真实、合法、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的规定,制定本规范标准。
第二条 广告主、广告经营单位、广告发布者在从事广告活动中,要体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的基本要求,在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过程中,注重精神文明建设,注重社会效益。
第三条 加强广告市场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广告市场的繁荣、健康发展,促进广告业更好地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服务,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为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服务。
第四条 本标准适用范围包括在本省下列媒体发布的各类广告:
(一)利用报纸、期刊、图书、名录、导游图集、画册、挂历、台历、图片、图卡、票证等各种宣传品刊登的广告;
(二)利用广播、电影、电视、录像、幻灯、电子显示屏及电子计算机网络等播映的广告;
(三)利用户外各种建筑物、公共设施或空间设置的各种广告;
(四)利用文化、体育、娱乐、商业、服务、旅游及博物馆等场所内外设置、张贴的广告;
(五)利用车、船、飞机等交通工具设置、绘制、张贴、的广告;
(六)通过邮局寄的各种广告宣传品;
(七)印刷在各种商品上或随商品出售、馈赠、散发的广告宣传品及产品说明书;
(八)在各种文化、娱乐场所设置的文艺广告;
(九)利用其它媒介和形式刊播、设置、张贴、散发的广告。
第五条 广告宣传必须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七条第一、二、四款。有下列内容之一的广告不得刊播、设置、张贴、散发:
(一)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
(二)不完整、不规范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图案的;
(三)涉及港台名称时,给人造成主权国家印象的;
(四)丑化、影射、诽谤、侮辱我国历史著名人物的;
(五)使用禁止演唱的歌曲作为背景音乐的。
第六条 广告宣传必须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七条第七款。不允许下列内容发布:
(一)煽动民族分裂,破坏民族团结的;
(二)亵渎民族风俗习惯,伤害民族感情的;
(三)违反民族宗教政策的;
(四)在广告中宣扬有神论的。
第七条 广告宣传内容要科学,不得夸大、虚假,不得有迷信、荒诞的内容,不得宣传伪科学。
第八条 广告宣传必须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七条第五款,应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和树立新的社会风尚,不得出现在公共场合打斗围观、乱扔废弃物、践踏绿地、毁坏花草树木、妨碍交通、燃爆竹等内容。
第九条 广告宣传要尊重妇女,下列内容、画面、形象不得出现:
(一)歧视、侮辱妇女;
(二)妇女模特裸露明显;
(三)不恰当地渲染描述女性生理反映;
(四)使用不健康、不正常的女性形象。
第十条 广告宣传必须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七条第六款,有下列内容的广告不得发布:
(一)追求过份感官刺激的;
(二)直接描写或暗示性行为、性心理、生殖器官、性挑逗,诱发产生不健康意识;
(三)具体描写、形容与性行为有关的用品、产品、药品、滋补品的特性、功能,以此诱导消费者的;
(四)通过介绍性行为或标有“儿童不宜”等字样达到经营目的的;
(五)可能导致危险或不良行为产生,诱发犯罪的。
第十一条 广告宣传内衣、内裤商品不得有下列内容出现:
(一)男女模特着内裤出现于画面;
(二)女模特着内衣过于薄透;
(三)通过暗示性行为介绍、推销男女内衣、内裤;
(四)比基尼泳装的使用与宣传的产品、画面无任何关系。
第十二条 广告宣传要尊重生产力发展水平,适应多数人的消费水平和消费心理,正确引导大众消费。不应有下列问题出现:
(一)渲染、诱导与现阶段多数人不相适应的高消费;
(二)直接或间接宣扬享乐主义、贵族化生活方式;
(三)使用表现封建帝王、贵族、大亨等特征的名称;
(四)商品名称与商品的实际环境不符;
(五)诱导人们在消费中可能采取不良行为。
第十三条 儿童广告必须有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有利于儿童优秀思想品德的树立和培养,不适于儿童使用的产品广告,不得有儿童参加演示;广告中出现的儿童和家长形象,应表现出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以下儿童广告不得发布:
(一)有损儿童身心健康或道德品质的;
(二)不利于儿童对长辈和他人尊重或友善的;
(三)不利于父母、长辈对儿童的言行进行正确教育的;
(四)可能引发儿童任何不良事故的行为的;
(五)利用超出儿童判断力的描述,使儿童误解或变相欺骗儿童的;
(六)画面出现青少年及儿童吸烟、饮酒形象的。
第十四条 广告宣传要尊重和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要按规范要求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大力推广普通话。不应出现以下内容:
(一)为达到某种宣传效果、追求经济效益故意使用错别字;
(二)广告道白用地方语言代替普通话;
(三)语音港台化、洋化对祖国语言文字有不良影响;
(四)贬低、丑化、否定祖国传统文化;
(五)擅改成语,编造不恰当的谐音成语;
(六)使用违反语言文字规定的繁体字、异体字。
第十五条 广告用字必须符合国家制定的文字标准:
(一)繁简字以1986年10月10日经国务院批准重新发表的《简化字总表》为准;
(二)异体字中的正体字以国家文化部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1955年公布的《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中的选用字为标准。《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与《简化字总表》不一致的,以《简化字总表》为准;
(三)印刷用字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新闻出版署1988年联合发布的《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为准;
(四)使用汉语拼音要以国家教育委员会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1988年发布的《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为标准,汉语拼音应与汉字并用,不得仅用汉语拼音。
第十六条 不符合规范标准的广告用字,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可以使用:
(一)建国前书写并沿用至今的老字号牌匾用字;
(二)文物古迹中原有的文字;
(三)已注册的商标定型字;
第十七条 广告要额观公正宣传国内外商品,杜绝崇洋媚外、贬低民族工业产品的现象。下列内容不得出现:
(一)通过商品对比抬高国外商品,贬低民族工业产品;
(二)诱导消费者对外国商品盲目崇拜,淡化民族工业产品的情感;
(三)对民族传统产品冠以“西式”招牌;
(四)非中外合资企业随意打出“中外合资”等招牌,欺骗消费者。
第十八条 违反本规范标准,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或处罚。
第十九条 本标准由省政府新闻办公室、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负责解释。



1996年4月22日

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石家庄市建设环境保护四大体系实施细则》的通知

河北省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石政办发〔2006〕8号

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石家庄市建设环境保护四大体系实施细则》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现将《石家庄市建设环境保护四大体系实施细则》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二○○六年一月二十三日


石家庄市建设环境保护四大体系

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石家庄市建设环境保护四大体系实施方案》,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章环境保护污染监控体系
  第二条环境保护污染监控体系包括环境监测网络系统、环境信息传输网络系统、环境管理指挥系统和环境监测、监察标准化建设。
  第三条环境保护污染监控体系的建设目标是建设自动化的环境监测系统、网络化的信息传输系统、智能化的决策控制系统和标准化的环境监测、监察。
  第四条环境保护污染监控体系的建设标准:
  (一)各县(市)及矿区各建设一个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空气质量监测点位要布设合理,监测因子主要为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
  (二)城镇集中污水处理厂、饮用水源地、重点污染源的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布点符合监测要求,监测用房按监测仪器性能设计建设。城镇集中污水处理厂监测项目为COD、氨氮和流量;饮用水源地的监测项目为温度、浊度、pH、溶解氧、电导率、总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重点污染源监测项目为COD、氨氮和流量。
  第五条环境污染监控体系的建设任务:
  (一)建设覆盖全市的环境监测网络系统。辛集、藁城、晋州、新乐、鹿泉、正定、栾城、平山等县(市)政府负责,在2006年底前建成并运行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实现与石家庄市环境保护局联网。
  井陉、无极、深泽、行唐、灵寿、赵县、元氏、高邑、赞皇、矿区等县(区)政府负责,在2006年6月底前完成监测点的选点和建设方案的编制工作,并启动自动监测系统建设工作,2007年6月底前建成并运行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实现与石家庄市环境保护局联网。
  石家庄市城管局负责,完善石家庄市桥西污水处理厂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在2006年3月底前完成流量计的安装并投入正常运行,实现与石家庄市环境保护局联网;石家庄市建设局负责,确保石家庄市桥东污水处理厂在2006年底前完成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的建设并投入正常运行,实现与石家庄市环境保护局联网。
  辛集、晋州、新乐、鹿泉、平山等县(市)政府负责,确保其污水处理厂水质自动监测系统投入正常运行,在2006年4月底前实现与石家庄市环境保护局联网。
  藁城、正定、栾城、无极、灵寿、赵县、元氏、矿区等县(市)、区政府负责,确保其污水处理厂在2006年底前完成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的建设并投入正常运行,实现与石家庄市环境保护局联网。藁城市政府负责,确保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在2006年底前完成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的建设并投入正常运行,实现与石家庄市环境保护局联网。
  井陉、深泽、行唐、高邑、赞皇县政府负责,确保其污水处理厂在2007年底前完成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的建设并投入正常运行,实现与石家庄市环境保护局联网。
  各县(市)、区政府负责,在2006年3月底前筛选出辖区污染负荷在80%以上的重点污染源,在2006年8月底前完成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的建设并投入正常运行,实现与石家庄市环境保护局联网。
  石家庄市环境保护局负责,2006年6月底前在市环境保护局完成室内环境污染监测协作网络组建工作,对室内环境、大型公共场所环境空气质量实施检测。
  石家庄市环境保护局负责,市交管局配合,在完成机动车尾气污染监测机构组建工作的基础上,2006年底前,建成石家庄市机动车环保信息网。
  石家庄市农业局负责,市环境保护局、技术监督局等部门配合,2006年6月底前在市农业局完成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机构组建工作,形成对全市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的动态环境监测,并实现监测数据信息化。
  石家庄市林业局负责,市环境保护局、国土资源局等部门配合,2006年8月底前在市林业局完成林业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组建工作,形成对全市林业生态环境的动态环境监测,并实现监测数据信息化。
  (二)建设环境信息传输网络系统。辛集、藁城、晋州、新乐、鹿泉、平山等县(市)政府负责,在2006年6月底前,建成政府环保门户网站并投入运行,实现与石家庄市环境保护局联网。
  正定、栾城、井陉、无极、深泽、行唐、灵寿、赵县、元氏、高邑、赞皇、矿区等县(区)政府负责,在2006年底前建成政府环保门户网站并投入运行,实现与石家庄市环境保护局联网。
  石家庄市环境保护局负责环保网站专业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并会同有关部门在2006年3月底前起草完成《石家庄市环保门户网站运行管理办法》。
  (三)建设协调联动的环境管理指挥系统。石家庄市环境保护局负责,在2006年底前,完善石家庄市环境指挥中心多功能数字演示厅,完成环保专业应用系统的开发、环保执法车辆的GPS定位装置的配备工作,初步形成以石家庄市环境保护指挥中心为核心的全市统一的环境数据中心、技术中心、网络中心、专家咨询中心、决策中心和指挥中心。
  石家庄市环境保护局负责,在2006年1月底前,完成突发性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事故应急预案的修订完善工作,加强与市交通局、公安局、发改委、国土资源局、农业局、水利局、卫生局、林业局等部门的协调联动,形成统一指挥、分工负责、密切协作、高效务实的应急响应体系。
  (四)环境监测、监察标准化建设。石家庄市环境保护局负责,市财政局配合,继续完善石家庄市环境监测中心标准化建设。辛集、藁城、晋州、新乐、鹿泉、正定、栾城、井陉、无极、平山、赵县、矿区等县(市)区政府负责,确保其环境监测站2006年3月底前达到国家标准化建设要求;深泽、行唐、灵寿、元氏、高邑县政府负责,确保其环境监测站2006年底前通过计量认证并达到国家标准化建设要求;赞皇县政府负责,确保2007年5月底前建立环境监测机构,2007年底达到国家标准化建设要求。
  深泽、赵县、赞皇、矿区等县(区)政府负责,在2006年底前确保其环保部门环境监察标准化建设达到国家三级要求。

第三章环保科技支撑体系
  第六条环保科技支撑体系的建设任务:
  (一)建立有利于发挥环境保护科技人才作用的机制。各级环保部门在2006年4月底前建立起环境科技人才库,并逐年扩大和完善。
石家庄市科技局负责,市环境保护局配合,在2006年6月底前建立环境科技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会同市人事局对确有突出贡献和重要研究成果的环境科技人才,依据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奖励费用由市财政局负责保障。
  (二)加强环境保护科技基础建设和技术研究。石家庄市环境保护局负责,市科技局配合,以现有科技机构为支撑,充分发挥院校、科研机构及大型企业的技术力量和技术条件,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新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等领域中,每年筛选出2-3个课题,组织力量进行研究。石家庄市科技局每年拿出一定数额的科技经费支持环境课题的研究工作。
  (三)建立环境保护科技成果推广与转化机制。石家庄市发改委负责,市环境保护局、科技局、财政局、质量技术监督局、工商局等部门配合,在2006年5月底前制定出《石家庄市环保产业环境科技研究成果推广机制的意见》。通过制定规划和政策、发布信息以及规范市场准入,引导各类环境技术创新机构和科研机构,为环境保护新产品研究、试制、设备检验以及生产工艺改造提供技术支持;鼓励各类实验室、测试中心向企业和环境治理单位开放,满足其共性技术的需求;指导和支持有条件的大中型企业和企业园区建立环境技术研发机构,直接转化科技成果。加大对环境科技成果的推广力度,优先采用推广先进适用的环保技术和设备,支持和促进环保产业发展。

第四章环境保护资金投入体系
  第七条环境保护资金投入体系的建设任务:
  (一)强化环保投入。各县(市)、区政府要加大在环保公共领域的投资力度,要把自然生态保护、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环保管理能力建设逐步纳入财政预算,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稳定的投资渠道,环境保护投入增加比例不低于经济增长水平。
  石家庄市环境保护局、市发改委等部门要组织筛选环境保护工程项目,千方百计列入国家支持的项目计划。对已经列入国家计划的环境保护项目,要积极争取国家资金及国债支持,创造条件筹措地方配套资金。
  石家庄市环境保护局、市财政局等部门要认真落实《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69号)和《河北省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实施办法》,确保排污费用于企业污染防治、重要环境保护工程项目及企业清洁生产项目。
  各县(市)及矿区政府要按照有关规定,落实环境监察、宣传、监测、信息和科研机构的人员经费和业务经费。
  (二)拓宽投入渠道。石家庄市财政局负责,市发改委、环保局、税务局、金融办等部门配合,在2006年4月底前制定和完善投融资、规费征缴等经济政策,引导资金投向环境保护领域。积极利用债券和证券市场,拓宽环保筹资渠道。
  石家庄市物价局负责,市城管局配合,在2006年4月底前制定城市垃圾集中处理鼓励政策,鼓励和支持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外来资本参与环保设施建设和运营。
  各县(市)、区政府要拓宽思路,将城市环境保护项目与其他城建项目打捆,由具备实力的城市综合开发公司统一向银行借款,在项目综合开发、土地批租、财政贴息、企业上市等方面对借款人给予扶持,开放环保基础设施、环保产业市场,鼓励外国投资者进入环保领域,充分利用国际资金开展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三)拉动环保投资需求。各县(市)、区政府要认真落实和执行各项环境保护政策与法律,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严格环境保护准入,增加对环保投资的动力和实际需求,开拓投资空间。要编制、发布环境建设项目招商引资目录,为项目建设募股引资服务。要通过完善相关政策,创建和规范市场,筹集社会资金,提高投入效率和质量。

第五章环境保护公众参与体系
  第八条环境保护公众参与体系的建设目标:
  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关心环保、支持环保、监督环保,从我做起的良好氛围。
  第九条环境保护公众参与体系的建设任务:
  (一)环保部门要把环保宣传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大张旗鼓地宣传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先进理念,宣传环保有关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每年大型环保宣传活动应不少于2次。
  (二)乡镇和街道办事处要有环保宣传员,宣传绿色文化,倡导绿色消费,监督环境违法,处理环境纠纷。宣传经费由同级财政负责保障。
  (三)环保、文化、教育、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部门要面向社会、面向基层、面向青少年,抓好环保基础教育、专业教育、科普教育、社会教育和岗位培训。
  (四)环保、教育等部门,要大力开展绿色单位创建和环境警示教育等系列活动,市级每年要创建10-20家“五绿单位”(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机关、绿色医院、绿色饭店),各县(市)区每年至少要创建5-10家“五绿单位”。要扶持发展和规范环保民间组织,发挥民间环保社团组织作用,引导公众参与环境保护。
  (五)新闻单位要安排专版,定期播发或刊登环境质量状况,公布污染企业名单,跟踪报道排污大户的污染治理情况,保障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和监督权。
  (六)各县(市)、区政府在2006年4月底前,要建立公众环保听证制度,设立环保法律服务热线,建立法律、政策咨询平台,为公众提供政策和法律咨询服务。要继续坚持和深化政务公开制度,公开环境质量状况、环境管理行政许可程序和企业环境行为信息,公开建设项目审查、排污收费、环境污染案件查处等情况,公布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政策、各类环境标准和环境功能区划情况。
  (七)石家庄市环境保护局负责,在2006年底前,确保全市环保部门实现环保案件举报热线联网。建立社会公众举报案件的快速查处机制,及时处理市长公开电话和“12369”环境投诉热线反映的环境问题。
  (八)坚持环境污染举报奖励制度。市政府每年设立10万元专项奖励资金,各县(市)区专项奖励资金每年应不少于1万元,对举报属实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第六章四大体系的管理和维护
  第十条石家庄市环保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四大体系建设的督导、检查和验收。
  第十一条坚持政府负责、市场运行的原则,委托第三方运营并负责自动监测系统的运行、维护和管理。环保部门负责做好日常的监督管理。
  第十二条运行、维护和管理费用由同级财政按标准保障。

第七章 奖励与处罚
  第十三条凡有下列表现之一的给予表彰和奖励:
  (一)能按时完成环境保护四大体系建设任务的;
  (二)在环保科技研究领域有突出贡献的;
  (三)在建设环境保护四大体系中有重大创新的;
  (四)保持网络信息的畅通和监测系统的正常运行的;
  (五)在环保宣传方面做出突出成绩的。
  第十四条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视具体情况给予第一责任人和当事人行政处分或经济处罚:
  (一)未按要求完成环境保护四大体系建设的;
  (二)故意拖延环境保护四大体系项目建设进度或推卸责任的;
  (三)未能对环境保护四大体系项目工程实施有效监督和管理的;
  (四)由于渎职或失职给环境保护四大体系建设带来重大影响的。

第八章附则
  第十五条本实施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