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旅游行政处罚实施办法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5-17 19:23:30   浏览:8299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北京市旅游行政处罚实施办法

北京市旅游事业管理局


北京市旅游行政处罚实施办法
北京市旅游事业管理局



第一条 为保证旅游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行政,规范北京市旅游行政处罚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北京市实施行政处罚程序若干规定》和北京市旅游业发展的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 管辖
第二条 北京市旅游事业管理局和各区县旅游局(办)以及经合法授权或者受委托的组织有依据法律、法规、规章行使旅游行政处罚的权利,北京市旅游事业管理局对区县旅游局(办)的行政处罚进行指导、监督。
第三条 北京市旅游行政处罚实行级别管辖与地域管辖相结合的原则。所谓级别管辖,即:市、区县两级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的行政处罚权限有严格的划分(见《北京市旅游行政处罚职责划分暂行规定》)。所谓地域管辖,即:行政处罚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的旅游行政主管部门依照职权管
辖,即区县旅游局(办)有权管辖除按照级别管辖由北京市旅游事业管理局直接管辖的行政处罚案件。
第四条 对当事人的同一违法行为,根据不同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两个以上行政机关都有管辖权的,如果其它行政机关先立案,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应将有关材料移交其它行政机关,由其它行政机关进行处罚;如果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先立案,则由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处罚。
第五条 区县旅游局(办)之间对管辖权发生争议时,应当协商解决,对于双方都有管辖权的案件,由先立案的区县管辖;对于双方协商不成的,由北京市旅游事业管理局直接受理或指定一个区县管辖,其它区县应将有关材料移交给受理的区县。
第六条 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受理案件以后,发现应由其它机关处罚时,应当将有关材料移交给其它机关,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对旅游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后,发现还有其它问题需要处理时,应依法移送有关行政机关处理,并及时将案件及有关材料移送相应机关。

第二章 当场处罚
第七条 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的执法人员在执法检查时发现以下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不需要进一步调查的违法案件,可以依法当场作出处罚决定:
(一)对个人处以五十元以下罚款;
(二)对法人或者其它组织处以一千元以下的款;
(三)对法人或者其它组织给予警告的行政处罚。
第八条 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的执法人员在当场作出处罚决定时,必须遵循以下程序:
(一)向当事人出示旅游执法检查证;
(二)告知当事人违法事实、处罚理由和依据;
(三)填写预定格式、编有号码的行政处罚决定书;
(四)将处罚决定书当场交付当事人;
(五)在2日内将处罚决定报所属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九条 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的执法人员做出罚款的行政处罚决定,符合以下条件的可以当场收缴:
(一)对个人罚款20元以下的;
(二)对在本市没有开户银行的单位罚款1000元以下的;
(三)在远郊区县的城镇以外地区,当事人到指定银行缴纳罚款确有困难,当事人主动提出当场缴纳罚款要求的。
对于当场收缴的罚款,应向当事人出具北京市财政局统一制发的罚款收据。

第三章 行政处罚一般程序
第十条 除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外,其它行政处罚应当按照:受理、立案、调查取证、审查决定、告知当事人权利、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一般程序实施。
第十一条 受理: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在接到投诉或者举报,以及在日常检查中发现旅游企业、旅游从业人员有违反旅游法律、法规、规章的行为时,应当认真进行核实,认为已经触犯了旅游法律、法规、规章,需要给予行政处罚的,应当受理。
第十二条 立案:旅游行政主管部门执法人员受理案件后,对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应在查清主要违法事实的基础上,填写立案审批表,报执法部门领导审核,最后报旅游行政主管负责人审批。
第十三条 调查取证:
(一)执法人员依法向当事人和有关人员调查案件情况时,应当两人以上并主动出示旅游执法检查证,制作询问笔录,笔录由当事人和有关人员及执法人员签名或者盖章;
(二)旅游行政主管部门为调查案件需要,有权依法进行现场勘验和技术鉴定,并制作现场检查笔录,由当事人签字,当事人拒绝签字的,应当有两名以上执法人员在笔录上注明情况并签名。对重要的书证,有权进行复制;
(三)旅游行政执法人员调查案件时,应当依法收集证据,收集证据时,可以采取抽样取证的方式,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可以先行登记保存。对证据进行抽样取证或者登记保存,应当有当事人在场。当事人不在场或者拒绝到场的,执法人员可以邀请无利害关系
人或基层组织的人员到场见证。对抽样取证或者登记保存的物品应当填写提取证据物品清单,一式两份,写明物品名称、数量、规格等事项,由执法人员、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一份清单交付当事人。当事人拒绝签名、盖章或者接收的,应当有两名以上执法人员在清单上注明情况,并请见
证人签名。同时填写提取证据物品书,登记保存物品时,在原地保存可能妨碍公共秩序或者公共安全,或执法人员认为当事人可能毁灭证据,不及时保存以后将难以取得的,可以异地保存。
第十四条 证物处理: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对先行登记保存的证物应当在7个工作日内作出下列处理决定:
(一)需要进行技术检验或者鉴定的,送交检验或者鉴定;
(二)对依法不需要没收的物品,退还当事人;对依法应予以没收的财物。决定没收;
(三)对于依法应当移送有关部门处理的,移交有关部门;
(四)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它处理方式。
在处理证据物品时应填写证据物品处理审批表,对证据物品所有人下发证据物品处理通知书。
第十五条 审查决定:
(一)审批:对违法行为调查结束后,执法人员应当就案件的事实、证据、处罚依据和建议,填写行政处罚审批表,向本执法部门负责人提出书面报告,部门负责人审查批准后,由法制部门从法律依据、法律适用、执法程序、执法文书等方面进行审核,最后报旅游行政主管负责人审批
,旅游行政主管负责人应当对案件调查情况进行审查,并根据情况分别作出给予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或者移送司法机关处理的决定。当事人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
(二)听证: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在对当事人作出责令停业整顿、吊销旅行社经营许可证、吊销导游员执业证书、对个人罚款1000元以上、对单位罚款3万元以上的行政处罚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听证的具体组织实施,按照《北京市旅游行政处罚听证工作办法
》执行;
(三)集体讨论:对于达到听证标准的案件以及案件情节复杂或者重大违法行为给予较重行政处罚的,应由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集体讨论,并制作行政案件讨论记录;
(四)告知: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必须告知当事人给予行政处罚的事实、理由和依据,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告知可以在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并制作谈话笔录,当事人确认全部属实后,由当事人和谈话人签名;
(五)决定:旅游行政主管部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应当制作行政处罚决定书。
第十六条 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向当事人宣告,并当场交付当事人;当事人不在现场的,应当在七日内按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送达当事人或者当事人指定的代收人。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必须由受送达人或者代收人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收到日期,并签名或者盖章。还可通过持号邮
寄、转交上级主管部门、委托其它行政机关送达,邮寄送达的,必须保存邮寄凭证,以回执上注明的收件日期为送达日期。对下落不明的,采取在公开发行的市级报刊上公告的形式送达,经过60天即视为送达。
受送达人拒收行政处罚决定书的,送达人应当记明拒收的事由和日期,并由两名送达人员签名,将处罚决定书留置在受送达人住所或者收发部门,即视为送达。
第十七条 执行:行政处罚决定依法作出后,当事人应当按照行政处罚决定书规定的内容、方式和期限,履行行政处罚决定。
当事人到期不履行的,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可以依法强制执行或者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当事人到期不缴纳罚款的,从逾期之日起每日按罚款数额的3%加处罚款。
当事人确有经济困难,需要延期或者分期缴纳罚款的,应当写出书面申请,提出具体、可行的延期或者分期缴纳罚款的计划,填写延期(分期)缴纳罚款审批表,经旅游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可以延期或者分期缴纳。
除可以当场收缴罚款的情形外,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书面告知当事人向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
第十八条 结案:行政处罚执行后,承办人应当对案件进行认真总结并填写行政处罚结案报告表,报旅游行政主管负责人审批后结案,并将案卷的全部材料及时建档装订保存。

第四章 附则
第十九条 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的执法人员在进行行政处罚时,必须严格遵守《行政处罚法》和本办法,履行法定的程序和文书,对违反本办法实施行政处罚、收缴罚没财物的,按照《行政处罚法》和《错案追究制度》的规定追究责任。
第二十条 本办法由北京市旅游事业管理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原京旅发(1996)270号同时废止。



1999年12月29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废止《四川省水上交通事故人身伤亡赔偿办法》和《四川省电源开发权管理暂行办法》的决定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四川省人民政府令

第269号



  经2013年4月15日四川省人民政府第7次常务会议审议,决定废止《四川省水上交通事故人身伤亡赔偿办法》和《四川省电源开发权管理暂行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停止施行,现予公布。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3年5月3日







关于批转嘉峪关市救助非义务教育阶段贫困生就学办法的通知

甘肃省嘉峪关市人民政府


关于批转嘉峪关市救助非义务教育阶段贫困生就学办法的通知


嘉政发[2007]31号


各委、办、局,在嘉各单位:
《嘉峪关市救助非义务教育阶段贫困生就学办法》已经2007年5月12日市政府第9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批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00七年五月二十五日


嘉峪关市救助非义务教育阶段贫困生就学办法

为确保我市贫困家庭子女顺利完成非义务阶段的教育,切实把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落到实处,加快全市城乡社会一体化建设步伐,特制定本办法:
一、救助原则
1、坚持政府资助、社会互助、部门配合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2、坚持低标准起步,高质量运作,规范化、制度化救助的原则;
3、坚持统一救助范围、统一审批程序、统一救助标准、统一资金管理、统一监管的原则。
二、救助对象
1、属我市民政部门确定的城乡低保户家庭中的上学子女;
2、经市民政部门认定的个别因重大疾病或突发意外灾祸造成家庭特困的各类在校学生;
3、市福利院及散居代养的城乡在校孤儿;
4、其他有关政策明确规定,需给予特殊救助的各类在校学生;
5、以上救助对象必须具有我市常住户口。
三、救助办法
凡被我市高中学校录取的学生和计划内考入大中专院校的学生,且符合本办法救助条件者,可持高中学校《录取通知书》或大中专院校《录取通知书》,由本人提出书面申请,填写《嘉峪关市特困学生救助申请审批表》后,经所在居(村)委会、街道(镇)和原就读学校分别调查核实后签署意见,报民政部门审核,教育部门确定教育救助金额,经财政部门审定后,由教育部门对符合政策的学生发放救助金;对不符合救助条件的学生,教育部门要以书面形式通知本人或家庭并说明理由。
四、救助标准
1、被高中学校录取的学生,按照省教育厅、省物价局核定的当年我市学生学杂费收费标准进行补助。
2、经招生部门计划内统一录取的中等职业教育(公办普通中专、职业中专、技工学校)、普通专科院校(高等院校)、大学本科院校的学生分别一次性给予2000元、3000元、4000元的救助。
3、凡录取到国家免除学杂费的各类本专科院校的,一次性给予1000元的生活费补助。
4、有关部门应认真贯彻落实《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分解落实“12件实事”的通知》[甘政办发(2007)23号文件]精神,按照《甘肃省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暂行办法》(甘政办发〔2006〕146号)和即将出台的《甘肃省政府助学金管理办法》,对经招生部门计划内统一录取的中等职业教育(公办普通中专、职业中专、技工学校)、普通专科院校(高职院校)、大学本科院校的家庭特困学生实行生活费资助,及时启动生源地助学贷款,积极为符合条件的特困学生办好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
五、经费来源
各相关部门和单位要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筹措救助经费。主要渠道有:
1、市财政列支的特困学生救助资金 ;
2、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对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安排公用经费补助资金;
3、相关部门(单位、组织)多渠道筹措的资金;
4、特困学生救助基金形成的利息收入;
5、接收有关可用于特困学生救助的社会捐助等。
六、本办法由市教育局负责解释。
七、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